close

從創刊就愛上的〈c'est si bon 小日子〉,在12月008號刊〈我們是這樣喝著咖啡 Our Ways of Coffee〉中,封面專題〈我們是這樣喝著咖啡 Part 1 Coffee Metropolis 韓懷宗談感動逐年升溫的台灣咖啡〉一文,很詳細地講談了近年台灣與全球咖啡文化的變動,更探討年前我打工的Starbucks 星巴克在咖啡文化中的影響。

 

很不幸也慶幸的,我的咖啡知識,以星巴克為榮,也以它為恥。

 

榮耀的是,星巴克在我先前新進員工時的教育訓練,以大量的教育成本,讓我知悉一杯好咖啡的構成。(我想這輩子不會忘記上Bar課時,Taste純Shot的悸動,濃烈香氣,難以忘懷啊!)同時,學習到La Marzocco(手動)、Verismo(半自動)、Mastrena(全自動)不同咖啡機台其中的好與壞、如何去評判一款豆子的好與壞與風味...等生活品味知識。迄今,這都是我感謝不完的感謝。

 

羞恥的是,就是從星巴克美式商業咖啡中去認識咖啡,財團式經營的咖啡文化,由星巴克掀起的重烘培飲品:拿鐵、卡布奇諾浪潮,淹沒了咖啡文化中,全然不同的淺中焙風味。直至2003年,注重杯測品嚐豆子純粹風味的思維,使得虹吸壺(Syphon)、手沖法復興,才讓咖啡文化正式出現與星巴克全然不同的品嚐方式。(應該說,才正式讓咖啡文化中,不同品嚐方式被注意到。)

 

當然的,就在年初,剛離職從軍時,台灣星巴克正式公告降低烘焙度所販售的輕烘焙豆(Blonde 黃金烘焙):閑庭Veranda Blend、輕柳Willow Blend,連同全新的烘焙度色譜系統,總算給了長期慣以重烘焙厚重風味轟炸的味蕾,有了清爽且全新的感受。

 

閱畢,真有種猛然新生的爽感,更別說書中提到各國咖啡館文化的差異,縱跨歐亞,從布拉格新文藝復興運動所帶來的咖啡觀光、米蘭義式咖啡的暢快一口飲盡、維也納喝不到的維也納咖啡Melange、首爾如喝水般的咖啡生活、京都寂靜富麗的洋食館,再回到那見證台灣休閒文化的歲月香氣。

 

又是一次的生命悸動,我現在就好想去弄杯小La香甜厚濃的Shot,醒醒前些日子當兵苦悶的基地訓心情。

 

文為北上跨年前,在站前星巴克武漢門市,喝著摻了大量可可粉的輕柳本日,可可風味與輕烘焙的輕柳,非常搭嘎!看著剛買的小日子,等著友人電話的卡波

arrow
arrow

    卡波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