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690  

 

事隔將近快三周,前兩周的〈咖啡‧踹共〉台北場、高雄場,分別將自己對於精品咖啡、文創產類型的咖啡店文化分享給讀者後,〈豆子,有事嗎?〉這專欄也剩下接下來的兩款烘焙度2的Mocha Djimmah及Costa Rican。

而今天就從Mocha Djimmah這款豆子來說說。

位於衣索比亞的西部山區,Djimmah算是台灣最為熟悉的一個地方,不僅是咖啡文化的起源地,同時,從小到大的「摩卡」咖啡一詞,也與他擺脫不了關係。記然說到摩卡一詞,不如就先把市面上的飲料摩卡(Mocha)、豆子摩卡(Mocha Djimmah/Mocha Matari)、品種摩卡(Mokka/Mocha/Moka)都提出來說一輪。

如果就以飲料摩卡(Mocha)來說摩卡這詞,統稱是咖啡+巧克力+奶(牛奶、奶精、奶水、煉乳沒有硬性規定),而此一做法源自於豆子摩卡在深烘焙過程中,會呈現可可一風味,請注意!這裡卡波可能要澄清一件事情,咖啡常見的可可風味,通常跟飲食生活中的那種健達出奇蛋、金沙或者最簡單的77乳加巧克力的奶香甜膩的巧克力味有些不同,如果真要形容,應該是近似77%巧克力那種苦甜,甚至我在小咖啡時期,飲用Verona這款豆子時,更像我以前高中家政課製作巧克力,灑在上頭的黑可可粉一樣,粉質苦味極度明顯。也因為如此,咖啡飲品裡面的摩卡會加入巧克力,以重現豆子摩卡在深烘焙過程中出現的可可風味,也造成後續食品用詞上有摩卡醬與巧克力醬的差別,卡波我也是正式進入咖啡業界以後,才發現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

而在豆子摩卡(Mocha Djimmah/Mocha Matari),關於Djimmah跟Matari兩者差別,不如用正房與偏房來形容這兩者差別,原摩卡一詞的出現,源自於葉門外銷咖啡的港口小鎮(Mocha),在17世紀時,從葉門銷往澳洲(當時已Holland為最大宗),從摩卡港出口的豆子,因其風味大受好評,故得名Mocha,而至今諸多寫法,但念音卻相似,雖無明確資料去標明何種寫法才是正確,卻也因為如此,變為咖啡館一個很好玩的話題之一。

回到正題,而其中葉門的咖啡豆到了近年來又以Matari為大宗,其中淺焙的野香,重焙後的可可基調,時常被列為真正的「摩卡咖啡豆」,而地理位置在當時候也沾了點光的隔壁國Ethiopia的Djimmah小鎮,也因為藉由當時候對外出口咖啡豆出名的港口小鎮(Mocha)進行咖啡豆出口,進而也沾了點光也被冠上了Mocha。但在市場上除了風味有明確差別以外,也經常有人說Mocha Matari才是喝精品咖啡的摩卡,而Mocha Djimmah是商業用咖啡,也就是在台灣老式咖啡店常見的摩卡咖啡豆本尊,風味和Mocha Matari是大相庭徑的,但今天喝的可是Mocha Djimmah,所以就從平民階段往回嚐起吧!

而第三個品種摩卡(Mokka/Mocha/Moka),更是接續著豆子摩卡(Mocha Djimmah/Mocha Matari)風味緣由,在近年來的精品咖啡品種透明化下,葉門摩卡,也就是Mocha Matari本身的樹身矮小,豆體也較為小而精緻,一般被認作為Bourbon波旁的變種/亞種。

總結其上三個小故事,今天市面上才會出現三種不同說法的「摩卡」。

而在這也要另外提出一個關於Mocha Djimmah的一個產地知識,拉掉Mocha一詞不說,同位於Ethiopia中西部的Djimmah小鎮與隔壁的Limu小鎮所產的咖啡豆通常都會同時出現的在咖啡豆市集上,那如果要判斷的話,Limu小鎮所產的咖啡豆以水洗法為主,而Djimmah小鎮則是以日曬法為主,此一處理法差別除了造就很大的風味差別以外,與同一產區的Sidamo、Yirgacheffe、Harar,更有不同的味譜特色。

以目前自己喝過的Sidamo、Yirgacheffe印象相比,這一次喝的Mocha Djimmah確實溫潤很多,整體像是蔓越莓果茶,又如同吃完葡萄乾會有的甜膩感,而冠在前頭的Mocha,反倒不突出。

DSC_0691  

 

而說了這麼多小故事,如果用卡波的咖啡筆記來形容這款豆子,他會是這樣子的:

  • 氣味:沖泡前,糖漬櫻桃;沖泡後,草味、甜可殼。
  • 酸度:輕
  • 醇度:中等
  • 風味:葡萄乾、蔓越莓果乾、陳皮

如果用Whittard 官方網站的說法來形容這一款豆子,如下:

  • Origin: Djimmah, Ethiopia
  • Body: Full-bodied
  • Roast: Light/Medium Roast (2)
  • Summary of taste:Dark chocolate, rich and winey
  • Whittard recommends: Using a filter, cafetière or aeropress and enjoying black or with milk according to taste
  • When to drink:Throughout the day

Grown at a high altitude beneath the shade of dense forests, the beans laid out to dry in the scorching sun. Known for their bittersweet chocolate intensity, these Mocha beans give a hit of boozy fruit, and a delicious nutty aftertaste. Mature and multi-layered, this coffee has a flavour as rich as its history.

有別於官網所說的黑可可與酒味,這次喝起來的感覺確實是小咖啡很少見的,依照自己以前在小咖啡著墨過的輕烘焙豆子,莫過於輕柳、閑庭這兩款豆子,但兩款豆子的風味表現,相近的清爽柑橘基調以外,也只是差別在閑庭的核果風味再加重些,整體兩款豆子都還沒有Whittard的Mocha Djimmah的果乾風味明顯。

所以這一次品嚐下來,如果要用小咖啡近似的咖啡豆來相比,基本上我會說這款豆子是小咖啡沒有的味道,所以只能喝Whittard的囉!但如果與自己一路上喝過的Mocha Djimmah,也就是一般咖啡店的摩卡黑咖啡(如果沒有錯的話,用Syphon煮的Mocha,沒有特地標明Matari,十之八九就是Djimmah),Whittard烘焙度2的豆子,應該是一爆左右就下鍋,可可風味與核果甘苦確實比較沒有出現,但舒服的果乾風味,確實讓人想在嚐嚐看。

 

arrow
arrow

    卡波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