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購入的兩本書,一直找不到好的機會點看完,反倒在店裡事物惹得自己滿身腥,隨手抄來看完以後才發覺自己意外買到兩本對於自己未來創業很有幫助的書。不管是咖啡業這點,或者最基本的餐飲服務這點。

 

在初心,餐飲服務特有的職場磨煉和人事結構問題,比照到現在自己工作的魔豆咖啡,真可謂有過之而不及!也因為這樣,自己看到中段時,莫不同意熱情,確實是支撐自己在咖啡業界往下走的關鍵,也給自己點信心是,當自己投入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在相關書籍上,不是浪費!(但如果只是買來做壁上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確實地,Andre也嚴肅地提出現在台灣餐飲職場,多數為了比賽而忘本,這和自己一路上想要參賽的WBC(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想法算是相駁斥。

 

可是從反對方來看,確實地,為了比賽忘了餐飲服務的根本其實是人,就算拿了冠軍,贏了面子,但我的咖啡呢?我自己要的咖啡店到底是怎樣?我想提供怎樣的咖啡給每一位上門來消費的客人?這樣子的疑問確實是在讀完這一本書之後,給自己一個很好的申論題作為收尾。

 

而另外一個讓我深思的就是跟我一起合作的廚師朋友,他的背景是日式料理,而我學的咖啡體系算是歐美體系,現在工作的咖啡店則是標準台灣餐飲咖啡店,如此迴異的三重元素,我該如何去融合?又或者去找一套屬於我未來咖啡店餐飲服務的服務流程?是平民式的早午餐?中等價位的專人服務吧檯?又或者全然不同的餐飲構想?要說自己現階段沒想法也不是,確實有幾個想跟周遭的創業家朋友聊聊,說到這裡,莫不慶幸生命為我介紹了幾位跟我一樣具有創業家性格,同時也創業成功的朋友。

 

而接續到咖啡勇者,我確實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台灣咖啡店的進程,提出店家特色、反思自己、增加光環。在老家也見證過老爸的商業背景有獅子會、青商會如何的,而台灣確實有精品咖啡協會這樣子的公會組織。自己一路上的經驗是,藉由公會確實能穩健成長也能奪得些光環套上自己的咖啡店,但那真的是我要的嗎?

 

我一直很想做一個每個月都會定期回饋社區的社會企業式咖啡店,或許是在每個月底辦理一場講座,教授品嘗咖啡、講述一種新思維,又或者最基本的,提出生命中的一種感動,就跟自己目前在做的:出書。藉由去梳理過往生命經驗的脈絡,萌生出有別與當下的生命經驗,這是很棒的!深刻又令人成長!

 

直到閱讀完畢,我正式對於參賽一事有些遲疑自問答,到底值得嗎?去拿些光環,就為了讓自己的咖啡店更顯眼,而不是以自己的服務開始,我想這是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申論題,關於參賽的重要性。

 

慶幸自己能確立好創業的想法後,可以藉由閱讀去沈澱反思這樣子的熱情該如何發揮和延續。希望未來順利!

 

而閱讀依舊!

arrow
arrow

    卡波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